品牌动态

驷马桥和《凤求凰》

发布时间:2018-04-28 11:07:12    浏览次数:


        在成都,驷马桥应该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座老桥,虽然我们现在已看不到它过去真实的影子了。


        驷马桥,古时又叫升仙桥。成都地方志有这样的介绍:传说,汉代有一个名叫张伯子的人,他修炼道术多年,于是选中了一个地方,骑着他的赤纹虎飞升上天成了神仙。人们目睹了这一升天成仙的场面,一传十十传百,都焚香遥拜。把凤凰水改成了升仙水,还在张伯子升仙的地方架起一道桥,叫做“升仙桥”。


        古时一车套四马,故称驷马,是贵族身份的象征。相传汉代司马相如赴长安求取功名途经升仙桥时,在道旁的茅草客栈里同结婚3年的卓文君依依惜别。他奋笔在桥廊上大书立誓:“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也就是说,“我不乘高驷马高车,就不过此桥!”后来他功成名就,果然乘着驷马高车乘着“驷马”衣锦还乡,兑现了自己的豪言壮语,升仙桥就改名驷马桥了。唐代著名诗人岑参为此写下《升仙桥》一诗“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中国文学史上,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为《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受到皇帝和皇后的高度称赞。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是他和卓文君的风流韵事。取材于这段韵事的小说、戏曲、评书、话剧、电影、广播剧、电视剧绵绵不绝。明代有个剧目就叫《司马相如献赋题桥》。专家学者熟悉汉赋,普通百姓爱听故事。也有大作家来凑热闹的,比如郭沫若。他写过话剧《卓文君》,对这位有才华的美少妇称颂有加,说:卓文君“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



        这桩名传千古的风流韵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生于成都的哪条街,今天已不可考。司马相如的父亲,从小就送儿子到官学读书,也学击剑。换句话说,司马相如是文武双修。家里有财产,这是不言而喻的,穷人家的孩子哪能上官学?小时候他叫司马犬子,不是小名儿,是正式的名字,可见他父亲对文字这东西还比较隔膜。四川的农村,至今仍有把儿子取名狗儿的,名字愈贱,愈能成活。司马犬子读了一点书,知道一点天下事了,发现这名字太土,他崇拜战国时期赵国的外交家蔺相如,便擅自改为相如。他父亲也不懂,由他改。司马迁记载说,他成人后到长安“入赀为郎”,赀通资,就是花钱买官做,当时汉景帝时候有规定,一个人家里有4万块钱,就可以当皇帝的侍从。


       于是,公元前155年,司马相如还不到二十岁,就北漂到长安,当了一个陪皇帝打猎的侍从官。这个官的主要工作是,打猎时,如果有皇帝对付不了的野兽,他就得想办法解决。


       这工作看起来很光鲜,实际上专业严重不对口。因为,司马相如的爱好是写赋,但汉景帝却很不喜欢赋;于是,善于舞文弄墨的司马相如一直郁郁不得志,找不到进身的机会。这时候,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进京。梁孝王喜欢赋,身边带了很多擅长写辞赋的高手邹阳、枚乘、严忌等。司马相如十分倾慕,他就跳槽了,追随梁王而去。在梁地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得意。梁王盛赞其才情高华,赐给他一把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郭沫若先生考证过,那把古琴叫绿绮琴。绿代表春天,绮为绮思,情思之意。这把琴就是后来司马相如用来弹奏“凤求凰”,卓文君听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谓“绿绮传情”使这把琴更富传奇色彩。


这样,司马相如的文学天赋在梁孝王那里得到发挥,终于写出了《子虚赋》,大大露了一回脸,其主题是以这一时期以虚静为君的道家思想为指向的。过了几年,梁孝王就死了。树倒猢狲散,司马相如西风瘦马回成都,家里一片破败,父母是否还活着,司马迁没记载。相如闭门不出整天睡大觉,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加上他身体也有毛病,消瘦,口渴,喝不完的水。他也无钱瞧医生,捱着吧。司马相如毕竟见过大世面,朝廷干过,王府干过,成都有他这等经历的当时找不出第二个。尽管他几乎穷得揭不开锅了,可北漂镀金的经历是一笔潜在的财富。他开始动脑筋想点子。


       司马相如有个故交名叫王吉,在临邛(今成都郊县邛崃)当县令。临邛这地方工商业发达,铸铁的,酿酒的,大富豪好几个,县财政充足。司马相如捎信给王吉,王吉很快回信,盛情邀请相如到临邛作客。


       王吉在县衙为司马相如接风。王吉这个人,是很精明的,打量相如,虽然落魄,但举止依然潇洒,谈的全是他这县令闻所未闻的大见识,开口皇帝闭口君王。王吉佩服得五体投地,暗忖此人暂时潦倒,将来的发展却说不准。两人谈得投机,喝空了一坛好酒。司马相如喝得半醉,王吉问他婚配,他随口说:不好意思,三十出头的男人,身边没个女人伺候。王吉低头寻思,一拍脑袋说:有了!


       二人叽叽咕咕到后半夜,苦思冥想终于有办法了,二人联合起来演了一出双簧。


       于是司马相如老兄便假装有病不愿见王吉王县令,但是王吉还是每天去看他;他越不想见,王吉越恭恭敬敬地往他住的地方跑。结果这王县长每天去探望一个不愿见他的人的消息就在临邛县传开了。大家都好奇这是个什么人,我们的县令都这么三番五次的去见他,他还不见。而作为地方富豪的卓王孙和郑程慌了,他们开铸铁加工场,延续十几代,家资巨万,仆从无数。特别是卓家拥有良田千顷,有家僮八百个;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


       他们心想对县令都爱理不理的贵客,一定来头更大,他们居然不认识,怎么得了?城里发生什么事都行,但这种让富豪有失颜面的事儿决不行。他们找王吉问个究竟。王吉说:你二位想结识他不是不可以,但要按规矩办嘛。不搞个像样的饭局怎么行?卓王孙忙点头道:我来办我来办,县尊请客我花钱……


       卓王孙于是摆了好几桌丰盛的宴席,请了好多陪客,结果倒好,这位神秘人物尽然以生病为托词不愿来赴宴。等了很久,日头都有点偏西了,贵客迟迟不现身。卓王孙有点尴尬,这时坐着等候的王吉王县长突然站起来对大家说:“我去请他。”于是王吉就到了司马相如的住处,请来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是个帅哥,一身漂亮的绕襟深衣(深衣即长衫,穷人穿短衣),风流倜傥,形体修长,相貌堂堂,一出场,把所有的客人都镇住了。渐渐他谈笑风生,所有的人都为他的谈吐所倾倒。这很正常,小小临邛县,谁听过汉景帝、汉武帝还有梁孝王的那些事儿啊?


       宴会到一半的时候,当司马相如偷看到竹帘子后面,隐隐约约有个穿白衣服的女子在偷听的时候,知道是卓文君来了,便给了王县令一个眼色。王县令就恭恭敬敬地拿起一把琴,对司马相如说:“听说你琴弹得不错,要不你就露两手让大家开开眼界。”这司马相如还假装推辞不肯弹,但是在王吉和众人的哀求下,他便说:高山流水,琴寻知音。于是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弹奏了一曲当时乃至后世都有名的流行情曲《凤求凰》。


       卓文君美貌出众,通晓琴棋书画;《西京杂记》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她十七岁出嫁,不久前刚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过寡居生活。自然是面对春花秋月,感物伤人,倍感凄凉。她不仅懂古琴,能欣赏,自己也会弹奏。小县城她对琴的理解也不是小城的水平,琴者情也,是传达心声的东西。而这些日子,小城盛传风度翩翩、气势轩昂、来头甚大的神秘男子,她早已听说过,暗地里想象过。父亲宴请司马相如,她遵循妇道不能出席,但她躲在角落里雕窗下,窥探过多少回了?众宾客为相如所倾倒,她更是春心萌动,耳热心跳。


       司马相如边弹古琴,边唱今天仍在流行的《凤求凰》。凤指司马相如,凰指卓文君。


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用现在的话讲,其一说的是:

有位俊秀漂亮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难以忘怀。

我如果一天见不到她啊,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

我就像高飞盘旋的凤鸟,在天下各处苦苦寻觅着凰鸟。

可惜那个娴静的美人啊,没有居住在我那东墙的附近。

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衷切的情意。

什么时候可以允诺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的相思之情?

望我的德行能与你相配,与你携手同在而成百年好合。

无法比翼偕飞的结果啊,令我沦陷於这情愁而欲丧亡。


   其二说的是:

凤鸟啊凤鸟啊回到了家乡,行踪无定游览天下寻求心中凰鸟。

未遇凰鸟之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之所感!

有美丽娴静的女子在居室,居处虽近人却远而残虐我的心肠。

如何能做恩爱的交颈鸳鸯,使我这凤鸟与你这凰鸟一同翔游!

凰鸟啊凰鸟啊愿你我相依,共同哺育生子并永远做我的配偶。

情投意合而两心和睦谐顺,半夜与我互相追随又有谁能知晓?

展开双翼一起远走而高飞,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使我心悲伤。



       这歌曲的情色意味一目了然:佳人就在此堂中,却“室迩人遐”,不能够交颈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一时呆住,对她来说,司马相如那动情的琴声和情歌,时而似一股清凉清凉的细风,拂过她焦灼不安的心房,如此惬意与平和;时而如一股波涛汹涌的江水,撞击着她封锁太久的情愫,如此陶醉与痴狂……何尝不是“毒我肠”?


       司马相如出手可谓稳准狠。这一弹竟然弹到了一个美女。


       尽管卓文君对大才子一见钟情。但回头想想,那是名人哎!看得上我这个二手货吗?


       高瞻远瞩的司马相如早就想到了小寡妇的顾虑。当天晚上,司马相如命县衙拨给他的随从潜入卓府,花钱买通文君的丫环,这可能也是司马相如身上最后的一点钱了。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卓文君一听,好啊,原来不是我剃头挑子一头热,是郎有情、妾有意啊!


       双方一拍即合。闪电式的爱情落到实处,三十出头的老光棍与十七八岁的小寡妇,一见之下就交上颈了。老爹那关过不去咋办呢?私奔吧!于是,当夜,卓文君就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举动,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事件。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毕竟这是中国才女的第一奔!


       对这件事情,卓王孙当然是盛怒难消,认为司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宝贝女儿也太不争气,夤夜私奔,没有从一而终,败坏门风,使他丢尽脸面;更主要的是司马相如是一个穷光蛋。但他又不能把他抓起来,只好宣布对他们实施经济制裁,不分一分钱!


       按说为了爱情自由,的确该歌颂。但卓文君随着司马相如回到成都老家,却发现司马相如当时的生活并非琴书雅集,诗酒逍遥,风月无边。风流才子家里只有四面墙。蜜月期的生活质量比自己守寡时要差100倍,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司马相如连梁王赐给他的一件裘皮的衣物,也卖掉了去换一点钱来买酒喝。卓文君不愧是一个奇女子,《史记》记载她主动和丈夫说:要不,你和我一块回临邛,到那边,哪怕向我的兄弟们借点钱,都比在这里受苦强啊。“好啊好啊!我这可都是为了你好。”司马相如如释重负。其实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当两人变卖了唯一值钱的宝马车,回到临邛,挑个热闹地段开起酒家来。(但《西京杂记》记载,他们是在成都开酒家。)不管他们在那里开酒家,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以耻王孙”,就是要敲诈。卓文君穿平民的衣裳,捋衣挽袖,亲自当垆卖酒。司马相如系围裙,灰头土脸,跟几个打杂跑堂的一般无二。两口子这么做,显然具有广告效应,一传十十传百,成为临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闻,顿时远近轰动,小酒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卓王孙一听女儿女婿卖酒,受不了,就没脸见人了,闭门不出。包括王吉在内的一帮兄弟上门劝他,司马相如是个人才啊,人家还是王县长的朋友,你这么抠影响不好。何苦让文君出丑呢?两人都已私订终身,你也没法追究。司马相如毕竟做过官,文采也不弱,不见得终生埋没?你手上又不是没钱,有你在经济上提携,他也好尽早翻身!索性认了这门亲事,免得他女儿与那浪荡青年当街卖酒丢人现眼。卓王孙经不起亲朋好友的疏通劝解,自认倒霉,接纳了这位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女婿。堂堂大富豪,陪嫁还不能少,拨一百个家僮给女儿,钱百万,让他们滚回成都,平息了这场风波。从此,这对小夫妻又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悠闲生活。



       司马相如财色到手了,过几年官运又来。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好辞赋的汉武帝,读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赋中华美的文辞与磅礴的气势所吸引,不由拍手叫好。他以为作者是前朝人,便连声叹息说:“写这篇赋的人,真是个才子,可惜我没有和这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这时,在汉武帝身边服侍的狗监(替汉武帝管理猎狗的人)杨得意谄笑着说:“陛下,写这篇赋的人小臣知道,他是小臣的同乡司马相如,现在成都闲居。”


       汉武帝听了又惊又喜,问道:“你说的可是真实情况吗?”


       杨得意回答说:“是的,司马相如曾经对我说过,是他写的《子虚赋》。”


       “太好了!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竟没有人对我说过。”汉武帝有点惋惜地说,于是,他马上派人召司马相如来京。


       于是就有了司马相如在成都驷马桥和卓文君告别的一幕。传说,临行前,桌文君敬了司马相如三杯酒。桌文君深情地把酒杯递与司马相如说:“相如,我敬你三杯酒。这第一杯,文君不求富贵,只求你能早日归来,夫妻团聚。”


       司马相如一饮而尽:“文君,我会的。你,务必多多保重。”


       卓文君点点头,又给司马相如倒了第二杯酒:“这第二杯酒,祝夫君行程顺风,一路平安。”


       司马相如郑重地接过,再次一饮而尽。“这第三杯酒,祝夫君早日得到天子重用!”


       喝完这三杯酒,司马相如感到胸中发热,血液中仿佛有团火被点燃,越烧越旺,燃遍全身。他坚信,此次去长安,凭着自己的才识,一定能实现抱负和愿望的!于是,他吩咐仆从取出笔墨,提笔在手,饱醮浓墨,大步走近升仙桥石柱前,在石柱上挥笔写下了十一个遒劲潇洒的大字:“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如果我不能飞黄腾达地做了官,我就誓不回来。)


       司马相如的题字,随后很快便传遍了全城,好些日子,竟有无数人前来观看,无不为相如的自信与豪情而激动万分。



       且说司马相如被召到朝廷,汉武帝接见了他,问他道:“《子虚赋》是你写的吗?”


       司马相如非常自负地回答说:“是的,陛下,《子虚赋》正是臣写的。不过,那是写诸侯的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若准臣陪陛下游猎,臣可写出天子游猎赋献给陛下。”


       汉武帝高兴了,说:好呀,你写出来让朕瞧瞧。司马相如憋足了劲,竭尽才智写了一篇《上林赋》,大肆炫耀汉天子游猎上林苑,压倒齐楚,表明诸侯国的那点排场微不足道。司马相如一发而不可收,又写下《大人赋》,歌颂武帝不惜血本向往神仙。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听得“龙颜大悦”,马上封司马相如为郎官,跟随朕的左右。皇帝夸他写得好,皇后又来找他:第一任皇后陈阿娇遭冷落,派太监送千两黄金到相如府上,这就是所谓“千金求赋”。司马相如创下卖文天价,以一篇《长门赋》,写尽废皇后的哀怨之情,开了“宫怨诗”的先河。


       司马相如一跃而为成功人士,卓文君的问题却来了。为了事业发展,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两地分居。俗话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司马相如虽才华出众,也未能免俗。长久以来,司马相如便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须有所禁忌.善加调养;然而司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摄,反而爱上了一位茂陵女子(电影里把她说成是郡主)。而这位茂陵女子,身上有卓文君的影子,又比文君年轻。司马相如又想再来一次财色双收。但考虑到凤求凰的社会舆论声音太大,为了不破坏自己的良好形象,司马相如更希望是纳妾,而不是离婚。


       卓文君是个多么决绝的女子,当初不顾一切地随一文不名的司马相如私奔,所要不过唯一。而今,闻情人别有它意,遂写诗《白头吟》以自决:“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这首诗,用山上的白雪和云间的明月来比喻爱情是不能玷污的。爱情像白雪一样,像明月一样非常高洁,非常神圣。我听说你有想法了,所以今天我来跟你就此做个了断。斗是杯,今天咱俩在一起最后一次喝酒,明天就各奔东西。躞蹀就是徘徊,今天咱们一起喝酒,明天就像这个沟水一样,一个像东流,一个像西流。言外之意,就是各奔东西。这确实是写男女最后决绝的一首诗。凄凄复凄凄,凄凄就是哭了无论是两个人握手的时候的高兴,或者我们今天分手的悲伤,咱们都别哭,嫁和娶咱们今天都别哭。我的目的只有一个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这件事咱们就到此结束,男儿应当重义气,何必看中钱呢?何用钱刀为,这句话很重啊,当年你何必看中我家的钱来娶我呢?实际上你并不喜欢我,所以今天你要娶小妾了!)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怎料司马相如看过后,立即提笔写了一封十三字的回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知道丈夫有意为难自己,十分伤心。想著自己如此深爱对方,对方竟然忘了昔日月夜琴挑的美丽往事,如今,同样是这个男人,却要休了她? 可她并不是一味隐忍、只懂得哭泣的女人。她要做最后一搏,以换来司马相如的回头。卓文君既悲痛又愤恨,立即执笔回了一封《怨郎诗》叫来人带回。其诗曰: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从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水,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此诗将司马相如的数字回信中的十三个数字正着写了上半段,倒着写了下半段,男儿读来生爱怜,女儿读来肝肠断。对当时卓文君心情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司马相如收信后心惊叹不已,夫人的才思敏捷和对自己的一往情深,都使他心弦受到很大的震撼,临邛私奔、患难相随的情形重新浮现。这段记忆像一服药,专治他的花心病,司马相如大卓文君十几岁,他不能忘了是谁伸出了玉手,拯救他于穷困潦倒之中。再说他身体不好,消渴病缠绵终身,文君照顾他体贴入微,比请来的老妈子强多了。他终于没做负心汉,只得放弃了那位茂陵富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


       卓文君是聪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大失面子的司马相如,为了标榜自己坐怀不乱、冰清玉洁的形象,还写过一首有名的《美人赋》。赋的大意是说:司马相如向梁国游说,但梁王怕相如勾引自己后宫的妃嫔。于是司马相如就说,当年我家隔壁有个美女,每天晚上都爬到墙头邀请他一起过夜,但3年了,他都没动心。在出使梁国前,他经过卫国,门缝小广告里那样漂亮的包小姐,脱下外衣,露出雪白的肌肤,苗条的手臂,缠着他,他都没动心,睡了个素觉。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司马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为唐蒙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钱财。唐蒙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当权者多有反对者。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司马相如凭着一枝生花妙笔,代朝廷拟就了一篇《谕巴蜀檄》,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一方面说明唐蒙“发军兴制”等举措并非朝廷之意,另一方面又要求巴蜀官民理解和支持“通西南夷”的行动。檄文一出,迅速达到了安定人心的目的。


       司马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武帝十分赞许,任命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全权代表朝廷处理西南问题。(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不仅将司马相如从一个小小一千石的郎官一下拔升到俸禄二千石的中郎将要职,而且还授予司马相如持节出使,代朕巡幸的至高特权。


       成都地区第一次出了司马相如这样一位文才超群、得到天子重用的人才,这不仅是司马相如本人的荣耀,也是蜀郡数万群众的光彩! 大家听闻司马相如将乘驷马高车荣归故里,无不感到兴奋,感到喜悦,都前往迎接,出现了有史以来的万人空巷的壮观场面。


       成都太守刘泽为了迎接司马相如归来,不仅刻意将升仙桥加宽为五丈五孔的大桥,还精心地把桥装饰了一番。桥的两侧搭起了彩虹门,扎着四季常青的松柏和崭新的彩绸,桥上铺着红毯,气氛极为隆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相如赴京所题的“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十一个大字金光闪闪,显然,刘泽经过重修雕琢修饰。刘泽还特意在桥柱旁竖起了一块新刻石碑,上书“驷马桥”三个隶书大字,几里路远就能看见,赫然醒目,豪气干云!


       “来了来了,好威风啊!”随着人们低声的欢呼,只见鲜艳的旌旗,像一片彩色的火焰,闪耀着燃烧着扑过来,多么威严的仪仗!接着,四匹雄壮的汗血宝马,拉着高大华丽的钦使马车缓缓地驶了过来。司马相如高高地站在车上,神色庄重,气宇轩昂。司马相如真的驷马高车、声势显赫地归来。


       卓文君伫立在桥头前,深情地眺望着,期盼相如的车队。当司马相如乘坐的驷马高车出现的时候,卓文君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她的胸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血在烧,心在跳,脸颊上飞起了娇艳的红晕,唇边浮起苦尽甘来的微笑。文君不由自主地迈着快步,深情地向着相如迎去……


       “停!”司马相如忙喝住马车,轻快地跳了下来。 司马相如极为兴奋,满面春色,神采飞扬!他心想:啊,故乡的山,故乡的水,还有我美丽的夫人! 多少次梦魂萦绕,终于团聚了!


       司马相如拉过卓文君的手,两人惊喜地凝望着,四目相对,含着盈盈的泪光。本来心中憋着许多话儿要相互倾诉,但在这重逢时刻,却一句也说不出来,似乎天地都凝结了,连风也停在了这一刻。 其实,在这执手之间,那会说话的眼睛,早已把分离以来的怀念、相思、盼望和眷恋浓缩成一句话。“夫君,这辈子我再也不离开你了!” “夫人,这辈子我再也不让你离开我了!”


       司马相如把卓文君扶上车,车驶过驷马桥,大小官员一律俯伏跪迎,叩呼道:“司马大人辛苦了!卑职恭迎钦使大人驾临成都!”


       等官吏们拜迎礼毕,“诸位请起!” 司马相如一挥手,驷马高车一直望城内驶去。跪迎的大小官吏,慌忙从地上爬起来相随。司马相如在驷马高车上抱拳于胸,向迎接他的父老乡亲频频致意。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会合后一路朝西南进发。当然是一定要绕道临邛去看看的,卓王孙又高兴又惭愧,执意挽留这位乘龙快婿与宝贝女儿小住数日,与当年的穷困潦倒,当垆卖酒,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了。卓王孙又追加家僮一百名,钱百万,使女儿在家产中占的份额和他儿子一样多。照例大宴宾朋,王吉、程郑等人都来了,相如谈笑如当年,却透露了他和王吉唱的鬼把戏,举座大笑。贵人搞阴谋,可以原谅的。文君女士抚琴。古琴弹奏出阳春三月的情思,但眼下的卓文君即将走入秋天了,她把含有深意的目光移向清瘦的丈夫,其中有欢乐,有感激,有惆怅,都在琴声中了。


       西南诸夷经过司马相如的宣慰与晓喻,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特别是写他的《难蜀父老》,以解答问题的形式,阐明了汉武帝“通西南夷”的战略步骤,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消弭了巴蜀两地不稳的情势,为开发西南边疆、为大一统的格局作出了贡献。


       司马相如平定了西南夷,按理司马相如功在汉室,应该受到封赏, 可是因为有人诬告他出使西南曾“受金”,武帝一度免了他的职,他对官场感到厌倦了。武帝弄清真相,让他官复原职,他不想干了。


       司马相如临死前,武帝还想读他的辞赋,派太监到他家去取,太监空手而还。司马相如死后,太监又去,卓文君说:他写一篇朝廷就拿走一篇,恐怕没有了。找了半天,找出一篇《封禅书》,文章不长,建议汉天子封禅泰山。后来汉武帝兴师动众封禅泰山,名为效古礼祭天地,实为访神仙,寻长生不老术。

司马相如生命垂危时,武帝不是派人去看望他,而是取他的辞赋。卓文君接待太监的语气,也有些不耐烦。司马迁这么写,似乎含有深意。在皇帝眼里,御用文字很重要,而御用文人的生命无关紧要。如果司马相如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非常悲哀。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二人总算是琴瑟和谐,晚年幸福,司马相如死于公元前118年,活了61岁。卓文君的寿命更长一些。她流传至今的形象全是正面的、美好的。成都市的驷马桥、抚琴路、琴台路……都记载着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邛崃文君井有一副对联更是这样赞美他们的爱情:“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已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