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动态

旧城改造,文化创新——以宽窄巷子为例

发布时间:2016-03-29 20:12:57    浏览次数:

中国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说:“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
       城市拆迁、旧城改造,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却越来越千篇一律。那旧日的青砖黛瓦、小桥流水早已烟消云散;回响在青石板上的跫音也淹没在记忆里。中国城市发展迅速的同时面临着对城市原有机理的破坏,特别是对一些珍贵建筑文物不可挽回的毁灭,令人扼腕叹息。西方人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梁思成先生也说过:“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有同样刻不容缓的性质。”
      现在,城市文化、城市形象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城市在经过粗放式的发展后也痛定思痛,进行思考——如何在保护传统城市文化、面貌的同时发展城市经济?
      面对有历史价值的旧城区的改造问题,政府意识到不应该粗暴的拆掉。如果把它们圈起来保护,也不会产生经济价值,而且花费巨大。应该如何利用,如何发展呢?各地政府们必然要花心血思考、探索。
我们以成都的宽窄巷子为例,来分享利用旧城改造来打造文化品牌的成功案例。
      成都是中国著名古都之一,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宽窄巷子更是保留着悠久的、传统的成都文化,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唯一见证。在这里能触摸到历史留下的痕迹,也能体味到成都最原汁原味的悠闲生活。基于这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宽窄巷子改造的原则是“整旧如旧”“整新如旧”。
      宽窄巷子成功寻找到文化与经济的契合点,它大致体现为三点:1,找到宽窄巷子的灵魂和吸引物,即成都原真文化场景和氛围,比如梧桐树、大碗茶、院落、竹椅、川剧、小吃等。2,多元文化的交融和丰富的文化体验。3,“文态、业态、生态、形态”合为一体。
      以此为思路,参考上海新天地的模式,所以宽窄巷子改造的定位是复合型文化商业街。打造目标是:老成都名片,新都市会客厅。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保留着原有的“鱼骨式”道路格局,以及院落形态,保护原有的城市机理,这样保留住原有的生活情调。通过着力打造三条主题巷子来诠释宽窄巷子的文化,即: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井巷子——老成都的新生活(即现代生活)。
      走进宽窄巷子,郁郁葱葱的大树与川西古民居相互掩映的古色古香迎面扑来。不觉想起杜甫的“东城少望花满烟”来。这里人流如织,繁华但不喧嚣,似乎置身于这雅致的氛围,人们便情不自禁的静了下来。宽窄巷子一个特点是它利用墙壁做文化载体,集老成都的历史性与娱乐性于一体。宽窄巷子在很细微的、很具体的景观设置上对美观、和谐的把控也孜孜以求。比如景观照明,它会根据不同场景和氛围设计出不同的灯光效果。
      如今的宽窄巷子已经成为游客来成都必去的景点了,它也成为旅游文化地产项目经典案例。拥有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心,并把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利用起来,让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仍然有价值、有尊严、有生机,是文化产业者的职责和骄傲。让文化成为品牌的生产力、推动力,也是每个企业的追求和庆幸。
       以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