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动态

鲁迅,一直还在!

发布时间:2019-01-15 10:11:29    浏览次数:


       鲁研专家阎晶明新作《鲁迅还在》引发社会热议,他认为,当前比研究鲁迅更重要的是普及鲁迅、传播鲁迅。


       《鲁迅还在》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阎晶明近十年来关于鲁迅话题的学术随笔集,甫一出版,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本书饶有趣味同时极为严谨地谈到鲁迅其人其文的多个细节,如“鲁迅的吸烟史”“鲁迅如何‘记念’故亡者”“鲁迅的城市居住史”“鲁迅与酒”“鲁迅与藤野严九郎”“鲁迅与萧伯纳”“鲁迅的疾病史”“鲁迅为什么不写故宫”,等等。全书23篇文章,绝大部分均以一个日常的、所有凡夫俗子都会涉及的生活事务为切入点,呈现鲁迅与其日常生活的诸多纠缠,或异于常人,或纯属常人,或随大流,或清醒而固执。表现了一个日常的鲁迅、一个和“偶像”几无关系的鲁迅,使人倍感亲切。


       然而,这些看上去琐碎的日常,却跟鲁迅的思想、创作、作品和他整个人生的境界和精神都有着千丝万缕甚至更深层次的联系。


嗜烟远胜于好酒的鲁迅,文章里却是谈酒更多于说烟


       面对一个经典作家,永远有很大的阐释空间。研究鲁迅的著作浩如烟海,研究者一定程度上更重视高大上,而往往忽略了一些具体的更具人间烟火气的细节。阎晶明却越来越发现这些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鲁迅的人间味和八卦没有一点关系,阎晶明写的虽然是随笔,但是没有一句是随便说的话。因为他很清楚,一旦乱讲就变成八卦了。

 

      《起然烟卷觉新凉》讲鲁迅的吸烟史。鲁迅嗜烟世人皆知,随时随地离不了香烟。他自己说每天抽30~40支,许广平则说最多50支。他当然清楚烟对身体的伤害,但谁劝也没用,“我知道我的病源并不在此⋯⋯”最终,夺去他生命的正是吸烟直接造成的肺结核。


       他也曾多次戒烟而终未成,甚至为不能戒烟“找一点口实”,认为“自己的身体好坏跟吸烟没有直接关系”。


       在阎晶明提供的这些鲜活细节里,鲁迅像个邻家小老头,身上有着浓浓的烟火气息,他绝非“超然于人间烟火之外的神明,而是生活于人间的战士”。


       阎晶明始终在提醒我们问题的另一面:生活于人间的战士依然是战士,并且首先是战士。他是离不了烟的战士,虽然烟不是战斗的工具,但它们可以是陪伴,是慰藉。鲁迅在女师大风潮之后被撤职,还特意买贵一点的烟来抽,并且笑言“官总是要丢的,丢了官多抽几支好烟,也是集中精力来战斗的好方法”。透过这个烟雾缭绕的细节,我们能看到先生坚毅的面庞和坚韧的斗志。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写鲁迅与酒。鲁迅多次宣称“向来是不喝酒的”,“说我怎样爱喝酒,也是‘文学家’造的谣”。但其实,朋友们都知道他经常喝。



       阎晶明搜集大量资料,从鲁迅本人的“酒事”谈起,进而梳理他文中“酒的意象”,探究鲁迅对酒的理解。“总喝但不是很多,是鲁迅喝酒的基本情形”,但阎晶明也记述了先生几次醉酒的情形,酒事中可见先生酒品与人品。不仅如此,阎晶明还基于民族文化层面去考察鲁迅的“酒事”,他自己喝酒,他创作的小说人物也常常离不开酒,比如孔乙己等。“在他的心目中,在他的文章里,举凡命运失败者、人生落寞者、时代落伍者,大都在愤世嫉俗的同时,有着借酒消愁而且通常是借别人的酒消愁的悲伤经历。”一杯酒,充满诗意,同时浸透了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的传统与情感。



       在特定的情形下,酒在鲁迅那里是一种虚拟的说辞,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言辞借用。这一点特别体现在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之中。他的生活里嗜烟远胜过好酒,文章里却是谈酒多于说烟。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他各个时期的杂文、演讲、书信里,“酒”都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和描述对象。综合鲁迅自况及各色亲友的回忆,可以确定,鲁迅是喝酒的,而且不是只喝绍兴酒,白酒、红酒、啤酒、洋酒,都喝过。但说鲁迅嗜酒如嗜烟,那的确是错谬与误会之说。


       许广平是最了解鲁迅生活的人了,她多年后回忆道:“人们对于他的饮酒,因为绍兴人,有些论敌甚至画出很大的酒坛旁边就是他。其实他并不至于像刘伶(东晋“竹林七贤”之一)一样,如果有职务要做,他第一个守时刻,绝不多饮的。他的尊人很爱吃酒,吃后时常会发酒脾气,这个印象给他很深刻,所以饮到差不多的时候,他自己就紧缩起来,无论如何劝进是无效的。但是在不高兴的时候,也会放任多饮些。”(许广平《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


       烟酒,反映了鲁迅日常的生活。然而阎晶明要传达的不仅是生活中的鲁迅,更为重要的是:鲁迅最大的价值,正是在平凡的个人生活和社会万象中发掘出深刻的国民性,并进行深入剖析与思考。即使庸常如温一壶酒飘飘欲仙的小日子,在先生看来,“比之外国士兵的烂醉街头,正是自我麻醉与刚烈之气的差异暗示”。这种于平凡处见深刻的思想高度,就是我们须仰视鲁迅的原因之所在。


有趣的鲁迅耐人寻味的细节


A.萧伯纳到上海,到底是不是鲁迅请的客?


       《鲁迅还在》一书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细节?鲁迅参与宋庆龄接待著名剧作家萧伯纳一事是重要一笔。


       1933年2月,萧伯纳访华,留下诸多在文化意义上堪称华丽的碎片,阎晶明称之为“一次闪访引发的舆论风暴”。有趣的是,在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林语堂等参与接待的中国顶级名流的回忆中,许多细节皆有出入,各媒体报道更是五花八门。阎晶明以鲁迅与萧伯纳的接触和关系为主线进行梳理、考据,令读者读到时一下就乐了。


       《一次闪访引发的舆论风暴》就是记录萧伯纳从清晨到上海,怎么离开,这一天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梳理故事的过程以及引发种种舆论的事件。8个小时之内,有十几个很著名的民国时期的人物都一一登场,这篇文章的核心大概就是说萧伯纳在上海像一面镜子,把很多人的原形现了出来。



       萧伯纳离开以后,整个上海报纸都在争论、报道这件事情,鲁迅专门为此和瞿秋白编了《萧伯纳在上海》这本书,萧伯纳离开上海还不到一个月就出版了。


       鲁迅参与宋庆龄邀请萧伯纳吃午餐的事情,后来又延伸出很多其他的故事。阎晶明发现,要整合还原原来的故事难度很大,但他所做的努力,就是尽可能还原,而不被一些人刻意地利用。比如有人认为是鲁迅请的客,所以认为鲁迅当时很有钱,认为当时的那些青年不是因为鲁迅名望很高,而是因为鲁迅有钱、愿意施舍而去找他。


       阎晶明说,到底谁请萧伯纳吃的饭这么一个简单的事,一定要让人知道,至少让人知道不是鲁迅请的,因为那时的鲁迅在上海是非常艰难的。但这么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帮助了那么多文学青年,而这是我们应该认识的鲁迅价值的方面。


B.别人忙着拿故宫文物,他为何只捡了本德文书去翻译?


       《藤野先生》被认为是写师生情的经典文章,鲁迅的老师是日本人,但中日关系发生很多变化,并没有影响到人们对这篇散文的主题确定。但阎晶明后来读了一篇日本记者在鲁迅去世后采访藤野的短文,奇怪的是,藤野对鲁迅提到的过往经历记忆模糊。他不记得送鲁迅照片,也不记得在照片背后题有“惜别”二字。他对鲁迅的印象和鲁迅对他的印象完全不同。这就成了有趣的文本对照。


       阎晶明一开始只是想就两个人对同一段经历、同一种情谊的描述不同进行分析,但是在梳理中展开的却是一个非常广阔复杂的世界。这个事实没有消解阎晶明对散文真实性的看法,也没有消解鲁迅对老师感情的认识。鲁迅作为当时日本仙台医专唯一的中国留学生,任何一个人的滴水之恩,他都会涌泉相报。鲁迅那一代留学生,包括郁达夫等,他们的个人学业与前途,都和国家的命运相关。



       细微之处见精神,阎晶明还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



       那时的鲁迅在教育部上班,离故宫非常近。他爱去琉璃厂看民间的东西,但基本上不怎么去故宫,这也引起了阎晶明很大的兴趣。他把这跟鲁迅对于皇权的态度相关联。

       鲁迅当时在午门上,看到下面有很多人往麻袋里面装故宫的文物,在那里乱翻,每个人可以随意拿。鲁迅有近水楼台的机会,但他只拿了一本德文书,回去对这本书做了翻译。这对阎晶明的触动特别大:“这就是鲁迅,他跟普通人不一样,跟一般的文化人也不一样。但是他又是为所有人去思考、考虑的,他认为那本书特别适合当时的中国,也特别需要当时的中国去阅读,这就是鲁迅的精神所在。”


作者的观点


A.传播鲁迅比研究鲁迅更重要


       研究鲁迅,想不随从旧说很难。由于研究鲁迅的著述汗牛充栋,内容和选题基本上已被前人探索穷尽。想在鲁迅研究上开发出更多的空间,基本上很难。然而,阎晶明通过十多年间反复阅读《鲁迅全集》,执着地寻找鲁迅的真性情,用对鲁迅作品的熟知及学术功力,厌弹旧调,屡屡别出机杼地写出鲁迅生活史的系列文章,这是他独辟蹊径、探索研究鲁迅生活史、思想史和创作史的最新成果。


       阎晶明在《鲁迅还在》“代序”中说道:“鲁迅研究既有学术责任,也有向社会传播鲁迅的责任,在当前情势下,向社会传播鲁迅的责任更加重大。”

       

       不止一位学者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刻意曲解的不满和不自觉误解的遗憾。实际上,这些意见也是社会上对鲁迅研究的某种反馈。关于鲁迅研究的话题并不少,对鲁迅的误读很多学者意识到了。


       “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在社会时代生活里,鲁迅到底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到现在其实没有说清楚,忽高忽低,你高我低,随着时代、政治、文化环境变化,‘鲁迅精神’在不断波动。莎士比亚研究也可以有很多角度和结论,但是当‘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几乎成为一句谚语的时候,英国人对莎士比亚的讨论就设定了一个前提。鲁迅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比起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文化,重要性或许更高,但人们对其认识却难得有一个基本确认的前提,鲁迅形象也是忽明忽暗的,对鲁迅的任何讨论,哪怕是关于其私生活的猜想和议论,都有可能改变对鲁迅的认知。”


       阎晶明在代序里的文字基本可以看到他的态度,即走进鲁迅,阅读鲁迅,了解鲁迅,远比不明就里就利用、消费和挥舞鲁迅更重要,再进一步,为谈论鲁迅确定一个共识甚至前提,是相对更为迫切的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前提还是普及鲁迅。


B.书名为何取《鲁迅还在》?


       阎晶明说“鲁迅还在”,是基于这样三点判断:一是“真正的经典不会被撼动”,一是“鲁迅思想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还有一点是“鲁迅思想活在人间”。


       我们这个时代,虽然和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有了非常大的差异;但我们国民性中所传承的或优或劣的基因,依然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虽然鲁迅早已远去,但他必须“还在”。


       此书为什么叫《鲁迅还在》?在阎晶明看来,因为鲁迅在今天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你总会在阅读鲁迅和相关文字中有呼应感。保持这种阅读热情,才能有继续写作研究的动力。


       鲁迅是鲜活生动的,活的鲁迅需要后人尽可能生动地表达出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让鲁迅走下“神坛”,走向“人间”,就要让人们感知,鲁迅是一个“生活于人间的战士”,而非超然于“人间烟火”的神明。


       其实,让鲁迅走下“神坛”,还原其“凡人”面目,是近年来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林贤治的《人间鲁迅》、王彬彬的《鲁迅的晚年情怀》、孙郁的《鲁迅遗风录》等都对此进行了探索。而相较于以上著述,《鲁迅还在》则更为直接、全面地揭示了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更加立体生动地还原了鲁迅的真实形象。


       “鲁迅思想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鲁迅形象的魅力主要在于其丰富的“凡人”性。只有真正全面了解鲁迅“凡人”的一面,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在特定年代中敢于奔走呐喊的非凡勇气,也才能走近一个更真实的鲁迅,感受他的非凡魅力。


       本书的目的也在于,希望更多的人“亲近鲁迅”,可以对话,可以闲聊,而非总是往鲁迅身上涂抹诸多浓烈的色彩与骇人的标语。如此,鲁迅不只是“还在”,而且能“常在”,在当下,也在未来。


来源: 先生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