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动态

逛上海 || 溧阳路:曾留下鲁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学巨匠的足迹……

发布时间:2018-12-17 13:03:12    浏览次数:

       溧阳路始筑于1889年,旧称“狄思威路”。该路南起黄浦江畔虹口港,向西北沿俞泾浦东岸至嘉兴路原公共租界时的“熙华德线”交界处。1912年又越界向北延伸至欧嘉路(今海伦路),1918年再次延伸至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1943年改名为“溧阳路”。


▲溧阳路街景


       1983年,为了迎接第五届全运会而拓宽了四平路,溧阳路也被分成了两段,中间隔着一条四平路。


▲溧阳路路标


       从四川北路跨入溧阳路,蜿蜒曲折的马路上年代久远的梧桐树叶撑起一片绿荫,犹如城市森林,那种安静雅致的空间体验和繁华热闹的四川北路宛若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溧阳路窄窄的马路上铺着颜色暗暗的红砖,一路上的林荫道伴着两侧古色古香的老洋房,仿佛一不小心跌入了旧日的传说里,一股优雅的怀旧风情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


▲溧阳路街景


       溧阳路是全上海花园洋房集聚密度较高的马路之一,在长不到600米的林荫路上,密集着一幢幢花园洋房,同时,它也是名人故居聚集地。这条集中反映了上海近代独立式花园洋房风貌的典型马路,可与思南路、新华路媲美。那些红砖红瓦的洋房里的树经过一个世纪的栉风沐雨已长得越来越大,繁茂的枝叶不安分地伸出墙来,似乎在向行人诉说着曾经的沧桑。它们悄悄地勾勒出虹口文脉,并保持了悠闲淡定的气质。


▲溧阳路文化名人墙


       在溧阳路沿街北侧有一长排的文化名人墙,从墙上帧帧犹如电影胶片般定格的壁画可以品读溧阳路的历史,岁月的印痕悄然凸现。


48幢花园洋房
曾住有不少文化名人


        溧阳路上最灼人眼球的当属48幢外貌酷似、彼此相连的花园洋房。它们位于四川北路以东、四平路以西的溧阳路上,是目前上海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双拼英式花园洋房群体。


▲俯瞰溧阳路48幢花园洋房


       这些洋房始建于1913年,初建时为租界高级职员的独立式双拼住宅,具有维多利亚时代红砖建筑的特征,代表了早期上海近代居住建筑的典型风格。高低错落的楼房轮廓在深深梧桐的掩映中透着一种低调的华丽,宁静中带着无限神秘,似乎每一幢里都藏着轻易不与人说的故事。


       这些花园洋房沿马路两侧排列,前后有花园。一式的灰赭色镶嵌黯红色砖带饰的墙面,正立面采用拱券式外廊,四坡歇山顶,红瓦屋面上设双坡老虎窗。从门口铁门进入后,便是天井花园,花园中间一道围墙把整幢别墅一劈为二。按照当初设计意图,每栋房子大多有两个门牌号,从中轴线划开,两户人家分享一栋花园别墅,类似于今天的“双拼联体别墅”。花园里树木扶疏,褪色见朽的窗棂被疯长的爬山虎层层包裹着,夏日,一片深深浅浅的绿,秋日,树叶红黄褐色相间,仿佛为这些老房子披上了一件斑斓的华服,春天的一片新绿更是把沧桑掩埋在勃勃生气之中。


▲溧阳路花园别墅


       这些小洋楼分上、下两层,加上屋顶阁楼也可算作三层。进入洋楼,首先看见的是内阳台,有的门洞被填封起来变成一间阳台间。再往里就是客堂间,面积大约50多平方米,大多被分为前后两间客厅。客厅后面是厨房间,厨房间有北窗。经过客堂间旁边的过道通过木楼梯来到二楼,二楼是正房寝室,又被称为前楼,加上过道面积总共有70多平方米。朝北二楼半是亭子间,面积也有近30平方米,可以割成两间。二楼再上去就是带老虎窗的阁楼了。


       这48幢花园别墅大多有着不凡的过往,不少有纪念意义的房子和名人故居悄无声息地潜伏在里面。如今这些旧居功能依然不改,只是里面已住着寻常人家。


▲溧阳路街景


       虽已有一个多世纪,但这些建筑却没多大变化,致使溧阳路始终保持着幽静、沉稳,成为历史的见证与人文传承的载体。


1359号
鲁迅的秘密藏书室


       溧阳路最为有名的莫过于1359号的鲁迅先生藏书室了。


▲溧阳路1359号鲁迅先生藏书室旧址


       当年鲁迅到上海后,购买了许多社会科学、文艺理论、美术等方面的书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当局强化法西斯统治,鲁迅的处境更加险恶。


▲鲁迅(油画作品)


       为了妥善珍藏书籍,鲁迅通过内山完造,以内山书店日本职员镰田诚一的名义,在日本侨民聚居的狄思威路(今溧阳路)上租了一个房间,用来存放书籍。决定迁居大陆新村后,原住拉摩斯公寓所存的这些藏书,于1933年3月27日先移到这里。


       溧阳路1359号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砖木结构3层楼房,鲁迅的秘密藏书室位于这幢房子面向溧阳路的二楼。


▲溧阳路1359号鲁迅藏书室旧址


       这是一间大约24平方米的屋子,屋内有两扇门,朝北的门通向楼梯间,平时由此门出入;另一扇门通向二楼中间的阳台,这扇门常年紧闭。藏书室东、南两面有窗,窗下有书桌和椅子,中间置一方桌,靠墙沿壁四周由下而上叠放着全是木板制成的书箱,几乎叠至屋顶。这些装满了书籍的箱子本色无漆,有活门,内分两格,可以加锁。这种书箱都是由鲁迅先生亲自设计,体积并不大,看上去有点像现在的小“集装箱”,便于迁移时书籍可以连箱运走,不致混乱散失。因为藏书室里存书较多,且整日拉着窗帘,光线较暗,不可能长时间待在里面看书,鲁迅先生到那里去,主要是拿要看的书,或者存放已经看过的书。


       这间藏书室里存放着鲁迅从寓所移来的马恩列斯著作及其他社会科学、文学、美术等方面的书籍约6000册,不少是鲁迅从内山书店购买或托友人从国外购得的,还珍藏着瞿秋白、柔石等人的手稿和纪念物品。


▲1931年鲁迅许广平夫妇与孩子在上海


       鲁迅逝世后,许广平移居霞飞路霞飞坊(今淮海中路淮海坊),并将这里的藏书等物品也迁走了。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绝大部分藏书由北京鲁迅故居保存,故上海鲁迅藏书室未曾恢复。藏书室现为居民住房,在它的底层大门旁墙面上镶着一块镌有“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汉白玉标记。


       在如今鲁迅藏书室的楼下开出了一家名为“旧居缘”的小小杂货铺。院子的大铁门敞开着,踏进去,见花园里放着几把木椅子,上面撑开了一把白色的遮阳伞,倒也有些味道。铺子里都是些充满时尚情调的小东西,手工咖啡研磨机、自制香氛精油、玻璃醒酒器等被随意地摆放在架子上,让人看了就觉得亲切。知道自己租的房子楼上曾经是鲁迅藏书室,年轻的女老板感到非常庆幸,她说:“我的店开在名人住过的房子里,周围全是文化气息。值了!”


       今四川北路溧阳路路口一座临街的6层大楼,在20世纪30年代曾是日本人所办的“购买组合”(即供销社)第一店。


▲溧阳路日商“购买组合”原址


       1930年10月4日和10月5日,鲁迅和内山完造借这里二楼的日语学会教室举办了两人合作的第一次版画展。


▲鲁迅与内山完造


       展览会虽名为“世界版画展览会”,实际上展出的是以苏联作品为主,包括德国的版画共70多幅。这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版画展览会”,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也唤起了文化界人士对木刻的认识,“对中国的艺术界投一石而起了波纹”。


1269号
郭沫若在此翻译《浮士德》


       溧阳路1269号(原狄思威路719号)是郭沫若在上海的第二个寓所。1946年5月8日,郭沫若和梁漱溟、章伯钧等同来上海后,郭沫若在山阴路恒丰里77号暂住数天后即搬到溧阳路1269号。


▲郭沫若


       这是一幢红砖红瓦座北朝南假3层的日式洋房,红瓦清水砖墙,木头门窗,拱券型窗楣。围墙是竹子扎的篱笆。屋前有小庭院,庭院里有假山、金鱼池和花圃。室内装饰为日本风格,有日式木窗、浴室、拉门、木地板上加垫“榻榻米”。


       这幢洋楼是当年中共联络人冯乃超事前向日侨管理处租来的。成立于1945年10月1日的日侨管理处当年就位于溧阳路1177号,它对日侨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集中、编训、教育、遣返等方面。这个管理处前后存在仅7个月,在1946年4月间与第三方面军京沪地区战俘管理处合并。


▲溧阳路1269号郭沫若旧居


       郭沫若入住时把这幢房子的底层做成会客室,二楼作为卧室兼工作室。当时这里还是上海民主人士联络处之一。上海的进步文化人冯乃超、胡子婴、史东山、应云卫、赵丹、周璇、陈步高等人经常来此相聚。他们一来就有10余人,可以想见这幢房子里是何等热闹。溧阳路1269号的融融灯光曾经温暖着这些进步文化人士的心。1946年8月,邓颖超等在这里招待文化界人士;11月,进步文化人士又在此为朱德60寿辰举行庆祝会,屋子里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中共参与“北平军调部”工作的同志向进步人士揭露美蒋假调处、真进攻罪行的招待会以及以宋庆龄名义主办的“募集贫病文化人救济基金的义卖游园会”发起人会议等也都是在这幢洋楼里举行的。郭沫若在这幢楼里住了一年多,翻译完成了著名的《浮士德》。


▲郭沫若著名译作《浮士德》封面


       1947年11月,因白色恐怖的笼罩,郭沫若在叶以群的护送下离沪去了香港。岁月匆匆而过,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曾经发生在这所洋楼里的故事了。外观依然和从前一样,里面却已住满了普通百姓。只有黑色铁皮门前挂着一块铜牌,上面镌刻着“郭沫若寓所”的字样。


       与郭沫若寓所比邻的溧阳路1267号是毛泽东夫人贺子珍旧居。这座四周围墙高耸、封闭式的3层楼房是贺子珍当年来上海后的第一个落脚点。


▲溧阳路1267号贺子珍旧居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委托陈毅照顾贺子珍,在贺子珍搬进湖南路市委招待所之前,就住在这里。


▲贺子珍(前排右一)与家人在上海合影


       这栋房子原先是陈毅在上海做生意的一位哥哥的,由于附近就是派出所,所以,那里的人格外注意贺子珍的安全。


       这个院子里种着石榴、无花果、梨子等果树,到了秋天,满园子都是水果散发出来的香气。几层楼高的水杉如卫兵般守护着这幢不凡的房子。


1335弄5号
曹聚仁用稿费买下了一间房子



       除了鲁迅和郭沫若之外,当年溧阳路上也寄居过许多其他文化名人。


       溧阳路1335弄5号是著名文化人曹聚仁的旧居。这是一幢坐北朝南的2层楼石库门里弄房子、曹聚仁故居在底楼。


▲曹聚仁夫妇与两个孩子合影


       1946年秋,曹聚仁见到一本舒宗侨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他仔细地研究了这本书的题材格局后,决定利用手头收集的资料,编一本类似的有关中国抗战的图书,并立刻和舒宗侨取得了联系。1947年5月,《中国抗战画史》出版并引起轰动,在当年6月又再版了一次。这本书后来成为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重要物证之一。


▲曹聚仁儿子珍藏的1947年版《中国抗战画史》


       曹聚仁用得到的稿费买下了溧阳路1335弄5号底楼的一间房子,并取名为“闲云草堂”还给刚出生的小儿子取了个小名,叫“闲闲”。


▲溧阳路1335弄5号曹聚仁旧居


       当年曹聚仁居住在此时,从事新闻、教育工作。他担任《前线日报》主笔兼香港《星岛日报》驻京沪特约记者,还编写了反映抗战历史的《大江南线》。


▲溧阳路1335弄5号曹聚仁旧居(水彩画)


        曹聚仁在这里住了3年,直至1950年8月前往香港。


瑞康里92号
赵超构在此居住42年


       著名记者、作家、我国晚报界先驱者之一、原新民晚报社社长赵超构1946年至1988年在溧阳路瑞康里(现四平路52弄)92号居住。


▲赵超构先生


       抗战胜利后,赵超构任《新民报》副总主笔、总主笔。1946年主持创刊于上海的《新民报》,任总编辑。


▲溧阳路瑞康里(现四平路52弄)92号赵超构旧居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新民晚报社社长。1979年《新民晚报》复刊后,重任社长,以林放为笔名,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杂文。


1156弄10号
金仲华创办《世界知识》等杂志


       溧阳路1156弄10号是著名新闻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的故居。


▲溧阳路1156弄10号金仲华旧居


       金仲华是浙江桐乡人。早年任上海《妇女杂志》和《中学生》编辑。1936年参与创办《世界知识》杂志。抗日战争前后,协助邹韬奋创办《大众生活》、《生活日报》、《永生》、《抗战》、《全民抗战》等报刊,后加入保卫中国同盟。1938年秋去香港任《星岛日报》总编辑。


▲1947年金仲华与儿女在溧阳路家中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新闻社、《中国建设》、上海《新闻日报》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副市长等职。


麦加里21号
巴金在亭子间里创作了
长篇小说《春》


       今溧阳路965弄原名“麦加里”,系新式里弄住宅,1923年由麦加利银行投资建造,弄内共有38幢坐北朝南的西式砖木结构2层楼房。


▲溧阳路965弄(原麦加里21号)


       1935年8月,巴金从日本回来后就住在麦加里21号一间亭子间里,并在这时担任了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总编辑。


▲巴金


       在巴金主持下,出版《文化生活丛刊》近50种,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巴金长篇小说《春》封面


       巴金在繁忙的编辑之余,仍不忘创作,他的长篇小说《春》便是在麦加里开始酝酿创作的。


1382号
立新油酱店充溢着老上海味道


       如今的溧阳路,是平民的世界,普通百姓离不开柴米油盐,漂亮的花园洋房里住的人也需要生活。如是,在这条文化气息浓郁的路上留存有上海滩现存最老的油酱店也就不足为奇了。


       溧阳路1382号的立新油酱店从公私合营起就已存在,至今已有将近60年的历史,只是原先的国营商店现已成了民营。


▲溧阳路1382号立新油酱店


       周边的环境不断变化,而立新还是老样子:包装简易的货品整齐地堆放在柜台上,食盐、年糕、切面、糟卤,顾客一伸手就能拿到。站在这家小小的油酱店前,很容易让人穿越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小时候拿着空瓶子打酱油、提着空袋子买米的生活立刻浮现在眼前。


▲立新油酱店内的老式拷油机


       店面一角,两台油迹斑驳的老式拷油机堪称镇店之宝。这个老上海人熟谙的拷油机被现在的营业员称之为“油坦克”,顾客来拷油时,他们逆时针摇一圈,顺时针摇一圈,拷出来的油正好一斤。看金黄的豆油从弯弯的油嘴里缓缓流出,就像看着岁月慢慢流淌。


▲立新油酱店内一角


       为了豆油独特的味道,住在附近的一些老邻居搬走以后,还会特意坐公交车回到这里,带着三四个油桶,花钱买满了油回家。这里的年糕、切面、糟卤、鲜酵母等全是老上海的味道。切面和馄饨皮是手工制作的;酵母是“燕子牌”,蒸出的包子味道很正;香糟就是给老上海糟年货用的。甚至店面背后的矮墙上还贴着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目标、荣誉目标”的墙报,暗黄的纸张不动声色地散发着怀旧的气息。


▲爱心邮筒和“甜爱路爱心章”


       溧阳路上的沿街小店,几乎每家都会出售明信片,原来,位于溧阳路1338号的四川北路街道办事处门卫室,就是鼎鼎大名的“甜爱路爱心章”盖章处。


来源:老友新朋